亞洲肝膽胰中心

乙型肝炎

Hepatitis B

專心。專注。專業。為您解決肝膽胰問題的困擾

乙型肝炎普查 $ 350

檢查包括以下項目:

  •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(定性) HBsAg (Qualitative)
  • 乙型肝炎病毒抗體 (定量) HBsAb (Quantitative)

乙型肝炎跟進計劃1 $ 400

檢查包括以下項目:

  • 谷丙轉氨酶酵素 ALT
  • 丙種谷氨酸轉肽酵素 Gamma GT

肝癌指標

  • 甲種胚胎蛋白 (肝臟) AFP (Liver)

乙型肝炎跟進計劃2 $ 850

檢查包括以下項目:

  • 乙型肝炎e抗體 Hepatitis B e Antibody (Anti-HBe)
  • Hepatitis B e Antigen (HBeAg)
  • 谷丙轉氨酶酵素  ALT
  • 丙種谷氨酸轉肽酵素 Gamma GT

肝癌指標

  • 甲種胚胎蛋白 (肝臟) AFP (Liver)

乙型肝炎 Hepatitis B

❖ 1.1 認識乙型肝炎

乙型肝炎 Hepatitis B 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s B Virus 引起的疾病。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過濾性病毒,寄生於我們肝臟的細胞內,受感染的患者於是成為帶菌者。乙型肝炎的帶菌者在平時是没有任何症狀的,醫生將這種狀況稱之為慢性肝炎 Chronic Hepatitis。但當乙型肝炎病毒因為我們身體的不同因素而活躍起來,形成急性慢性肝炎 Acute on Chronic Hepatitis 時,就可以引致大量肝臟細胞死亡,損害肝臟功能,甚至引起肝硬化和肝癌

根據統計,本港約有百分之八的人士是乙型肝炎帶菌者。乙型肝炎

❖ 1.2 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

乙型肝炎病毒存在於乙型肝炎帶菌者的血液和身體的體液內,所以包括唾液、精液、陰道分泌等都可能會帶有乙型肝炎病毒。因此,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,除了母嬰傳播,就是接觸患者的血液或身體體液。

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:

  • 母嬰感染:如果母親是乙型肝炎帶菌者,母親會把乙型肝炎病毒傳染給嬰兒,這一種傳播途徑亦是乙型肝炎最主要的傳播途徑。受乙型肝炎感染的嬰兒,約有 70% 至 90% 的機會成為乙型肝炎帶菌者。
  • 性接觸:乙型肝炎病毒透過受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傳染。
  • 血液接觸:乙型肝炎病毒透過接觸受感染者的血液傳播。例如在輸血的過程中,接受了已被病毒感染的血液;或與受感染者共用針筒或其他容易損傷皮膚的用品,如牙刷、剃刀等。

❖ 1.3 急性乙型肝炎

乙型肝炎的潛伏期由六個星期至六個月不等,大部份患者的症狀輕微,甚至没有症狀。比較輕微的症狀包括有容易疲勞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發冷發熱、關節疼痛等。而症狀較嚴重的患者會有黃疸、小便呈茶色、肝臟發大等臨床症狀。

大部份的患者都會自行痊癒,而臨床症狀會慢慢自行消退。患者會在體內產生乙型肝炎的抗體,受到免疫,但約有 6% 患者會最終成為乙型肝炎帶菌者。

一般只有在極罕見的情況下,患者會因為急性肝臟衰竭而死亡。

❖ 1.4 乙型肝炎帶菌者

在乙型肝炎帶菌者中,約有25%的患者會有慢性的肝臟發炎跡象,長時間而活躍的慢性肝臟發炎會破壞肝臟細胞,使肝臟功能衰退。同時,因為肝臟的正常組織受損,受破壞的肝臟組織由纖維組織修復,繼而演變成肝硬化,甚至肝癌肝癌

慢性肝臟發炎、肝硬化等症狀一般會在五十至六十歲時出現。因此,為了要避免慢性肝炎所引致的併發症,乙型肝炎帶菌者應定期進行檢驗,監察肝臟的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的活躍情況。肝硬化現時國際間的指引是,乙型肝炎的帶菌者,應每半年接受血液檢驗肝臟功能,及接受肝臟超聲波檢查,以提防慢性肝炎所引致的肝硬化及肝癌等併發症。

❖ 1.5 乙型肝炎的預防方法

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是預防乙型肝炎感染最可靠的方法。由於母嬰傳播是乙型肝炎傳播的最主要途徑,香港政府會為所有在香港出生的嬰兒安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。第一針會在嬰兒出生時在醫院接種,而第二及第三針疫苗則會在母嬰健康院接種。 如果嬰兒的母親為乙型肝炎帶菌者,醫院會為嬰兒在出生後的24小時內安排額外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,防止病毒經母親感染嬰兒。

至於成人, 如果過往没有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,可安排接種。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包括三針,第二及第三針會安排在首針的第一及第六個月接種。

如果您不確定過往有否接種乙型肝炎,或者您擔心您對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不足,您可以先進行血液化驗,檢驗血液內是否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(陽性結果代表乙型肝炎帶菌)及足夠的乙型肝炎抗體(代表身體有足夠免疫力對抗乙型肝炎)。如果檢測結果發現乙型肝炎抗體不足,醫生會建議您接種疫苗。乙型肝炎疫苗

❖ 1.6 乙型肝炎的治療

由於乙型肝炎病毒寄生於肝臟細胞內,現時醫學界仍未有有效方法可以根治乙型肝炎病毒。目前,治療乙型肝炎的目標是抑制病毒的複製,防止因乙型肝炎病毒而誘發的慢性肝臟發炎及肝硬化、肝癌等併發症。

日常生活改善

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應注意要有適當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,同時飲食需配合含豐富維生素、蛋白質、低脂肪的食物。

患者應避免過勞、捱夜,應戒煙酒。

藥物治療

藥物治療需要醫生經臨床評估後方可處方。現時可用於乙型肝炎的藥物包括干擾素、核苷酸類及免疫調節劑三類。

  • 干擾素 Interferon:干擾素是我們身體遇到病毒入侵時,免疫系統產生的一種物質,用以刺激免疫細胞對抗病毒,抑制病毒的複製及繁殖。
  • 抗病毒核苷類似藥 Antiviral Nucleoside Analogs:這類藥物的結構類似病毒複製時所必需的原料核苷酸,但藥物不具備核苷酸的功能,所以可以阻止病毒進行正常的複製從而減輕慢性肝炎。最早用於臨床治療乙型肝炎肝的是拉米夫定 Lamivudine,現時較新式的藥物有阿德福韋 Adefovir、替比夫定 Telbivudine 及恩替卡韋 Entecavir等。
  • 免疫調節劑 Immunomodulator:這類物的作用是調節身體內的免疫系統,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。
Open chat
請問您需要幫助嗎?